-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0537-2718329
资料认证
未通过身份证认证
未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 浏览人次: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2月01日
锻长补短 中国制造寻求产业链向上突破
“加快产业链创新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上跃升的重要阶段,要加大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力度,锻长补短,连接断点,打通堵点,集聚各方资源,寻求产业链向上的突破。‘十四五’时期,要保证工业发展势头不减,就需要努力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上表示。
不确定性成中国产业链最大挑战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何映昆指出,全球产业链布局正在加速重构,不确定性已成为中国产业链最大的挑战。当前中国亟待抓住率先控制疫情和实现经济恢复增长宝贵的时间窗口,扎实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畅链、互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此,中国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激发内需市场,牵引带动产业链现代化;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同时,坚定不移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
何映昆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新发展理念和财政货币政策放在2021年任务的头一项,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放在了首要位置。
何映昆指出,“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首要任务。
何映昆强调,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创新必须深刻认清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时调整战略重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已成为中国产业链最大的挑战。
三维度推进产业链创新
朱宏任表示,产业链创新发展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首先,加快产业链创新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上跃升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受路径依赖、低端锁定、创新瓶颈、人才缺乏等影响,在产业链进一步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断点、堵点,一些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打破这些障碍别无他途,只有聚焦高质量发展方向,加大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力度,锻长补短,连接断点,打通堵点,集聚各方资源,寻求产业链向上的突破。
其次,加快产业链创新发展是保证转型升级势头不减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随着技术改造投资增加,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至14.4%。产业链竞争力加快提升,已建成17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工业强基一条龙应用计划初见成效。“十四五”时期,要保证工业发展势头不减,就需要努力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再次,加快产业链创新发展是加强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促进经济活动的畅通,是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链的基本功能。因此,要保持产业链的安全和供应链的稳定,就必须坚持以创新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发展的主动权,全力做到打通创新链、强化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朱宏任表示,产业链涵盖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全过程,包括动力提供、原材料生产、技术研发、中间品制造、终端产品制造乃至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是产业组织、生产过程和价值实现的统一。
“从产业链运转形式看,产业链创新发展体现在产业链韧性、产业链协同和产业链网络化三个方面。”朱宏任说。
“产业链创新发展既需要理清思路,更需要措施落地,做法可行。虽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尺度相距甚远,但在创新发展方面有一些共性的认识可以作为借鉴。”朱宏任表示,一是系统规划,架构领先,需求牵引,突出重点。二是数据为要,智能贯穿,打造平台,培养生态。三是软硬结合,确保安全,融通聚力,结构升级。此外,融合创新还表现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企业与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用好宝贵时间窗口
何映昆指出,中国应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用好宝贵的时间窗口,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是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何映昆指出,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探索揭榜挂帅新的攻关机制,调动产学研用各方面积极性,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技术产品和技术攻关,切实增强产业配套能力,稳固产业发展根基。
二是要激发内需市场,牵引带动产业链现代化。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落实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发展信息消费,积极扩大线上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力度。
三是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升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链优势,以打造产业生态为着力点,前瞻布局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链,培育一批主导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网络化协同紧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要坚定不移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要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集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引进对完善中国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深化与全球产业紧密联系,加快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合作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强资源的全球整合。
五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更深程度、广大范围放管服改革。要推动物流、资金流、人员流、信息流的畅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竞争性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获得要素,公平参与竞争,推动产业政策从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性功能性转变,着力减少政府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推动产业政策与国际接轨。